越过越懒:洗衣服嫌“走路”麻烦,年轻人竟把“洗烘”放进衣帽间!
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,年轻人居然想将洗衣区并入衣帽间——清晨起床后,将换下的脏衣服直接丢进衣帽间的洗衣机,傍晚下班回家,取出烘干的衣物就能随手挂进衣柜,打造一条从“脏衣”到“洁净、整理、收纳”的无缝动线。
这是明智之举,还是埋下隐患?下面,我来全面剖析其可行性与警惕点。
一、可行性:想法确实不错!
将洗衣动线整合进衣帽间,其优势是优化家务流程、有利于空间利用:
1.优化家务动线
这是最吸引人的一点,想象一下:脱下脏衣直接放入洗衣篮→转身放入洗衣机→洗净后直接转入烘干机→烘干后取出直接整理到一旁的衣柜,整个“洗晒”流程在同一个空间内完成。
而传统洗衣家务动线中,你需要在卫生间(取脏衣)、阳台(洗衣晾晒收衣)、衣帽间/衣柜(整理衣物)之间反复奔波,每次洗衣都要“跨区域作业”。
2.释放空间利用
把洗烘放到衣帽间完成,就解放了阳台空间,无论是打造休闲娱乐的阳台,还是把阳台打通纳入客厅,空间利用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3.美化空间
把洗烘放到衣帽间,不仅能完美“藏”起洗衣设备,还不用把衣服挂在阳台,客人来了就不用“头顶衣服”,大大提升了客餐厅区域的美观性。
4.衣服更干净
阳台通常与外界相通,晾晒衣物时容易沾染灰尘、花粉,遇到阴雨天气还可能滋生霉菌。而将衣物放在衣帽间烘干后直接收纳,能减少外界污染物对衣物的影响,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,这也能为衣物健康多添一层保障。
二、须警惕:风险与隐患!
把“洗烘”放在衣帽间,如果考虑不周全,就可能会让你损失惨重:
1.供水与排水:影响层高
衣帽间通常不是住宅设计中的“湿区”,一般没有预设的上下水管道。为了实现这个想法,你需要从厨房或卫生间接供水与排水,而排水管一般都是50管径,如果中间距离远,就不仅涉及地面开槽、墙面穿孔,还可能影响楼层净高。
👉应对之策:就近布管,排水管道尽量靠墙角。
2.漏水风险:一旦发生就是“灾难”
这是最令人担忧的一点。把“洗烘”放在衣帽间,存在诸多漏水风险:地漏、排水管、供水管、龙头、洗衣机本身……,任何连接处的松动、水管的老化或破裂,都将直接威胁到整个衣帽间——昂贵的定制柜体、心爱的衣物、木地板都将遭殃,而维修也是要拆墙、拆地、拆柜……,损失极大。
👉应对之策:防水可参考以下做法——
①刷防水:整个洗衣区地面必须涂刷防水涂料,墙面防水至少要做到设备背后1.2米高;
②装地漏:地面一定要装个地漏,防止漏水时“水漫金山”;
③防水坝:在洗衣区做一个几厘米高的挡水条(门槛石),并把地漏装在这个地域内,将漏水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。
3.噪音与震动:容易导致失眠
尽管商家都宣传说是“静音”洗衣机和烘干机,但它们在脱水和高转速烘干时产生的震动与低频噪音依然存在。而衣帽间通常紧邻卧室,机器的运行声可能会影响休息,尤其是对于睡眠较浅的人,很容易被吵到失眠。
👉应对之策:洗衣机安装一定要水平,安装不平会轰隆隆响;定制柜体时,必须进行结构加强,防止被“震”塌。
4.潮湿与散热:不可忽视
烘干机在工作时会排出大量湿热空气。如果通风不畅,这股潮湿的热气会积聚在相对密闭的衣帽间内,导致湿度过高,可能引发金属五金件生锈、木质柜体变形,还为霉菌创造温床,不仅损害衣物,还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。
👉应对之策:为避免烘干机导致衣帽间湿度超标,可考虑以下做法——
①排气扇:安装独立的排风管道,将湿热空气直接排到室外。这是非做不可的一步。
②除湿机:在衣帽间内安装一个排风扇或小型除湿机,在烘干作业后主动降低室内湿度。
结语
将洗衣机、烘干机放入衣帽间,确实能为家务带来不少便利,也能让空间利用更灵活,但这种布局绝非简单的机器移位,而是一项涉及水电、防水、通风的系统工程。在做出决定前,请务必评估你家的户型条件、预算以及你对潜在风险的承受能力。
举报/反馈16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